焚毁前的少林寺,才是真少林!
2020-09-07 22:03:27
  • 0
  • 0
  • 0
  • 0

焚毁前的少林寺,才是真少林!可惜这些照片却在日本

“嵩岳巍峨隐紫烟,少室秀丽瑞云闲”。嵩山之岳巍峨浩瀚如海,云雾叠峦层障,少室山下,景秀娴静彩云悠悠。由远方传来一声雄浑悠扬宏远的钟鸣,震荡了魂灵,震溃的疲惫。于山间清水之淙淙,于云际梵音之缥缈,松间塔影之深沉。

紫烟缭绕,香火通明的雄伟宝殿内,一如端庄,高身端坐的大金身佛祖,于平静的佛眸中,色空无我般俯视红尘。然,如此庄严尊重的佛门圣地,千年古刹,却有恶魔胆敢以一火焚烧殆尽。有幸的是,

日本达摩寺中有当年未焚毁前的少林寺留影所存至今。

今日之少林经翻修,复古,恢复了少许生气,

可百年前未被焚烧的少林才是真少林!

可悲,佛教禅宗祖庭,遭小人侮晦;可叹,万千古卷,佛罗古刹于火光之中化为灰烬。

祖源谛本嵩少禅林

钟声悠扬,烟火氤氲,宽敞弘扬的大雄宝殿,盘坐于蒲团上的僧侣,双手合十,虔诚颂念着降苦渡厄的经文,随着木鱼声声中,佛音绕过古红色瓦墙,攀过古藤老树,回荡在整个寺院中。

这一座少室山央的禅寺,公元527年,达摩祖师自海上"一苇渡江"终在嵩山少林归迹,在此传授佛法,禅宗。由此信徒往来汇聚,少林寺也由此成为佛教禅宗的祖庭,是如八面墙外石坊所刻“祖源谛本,嵩少禅林”。

少林寺山门的庄严古朴、墓塔塔林的肃穆静雅,

这座有着千多载悠悠岁月的宝刹,汇聚了世世代代的信仰,传承了无尽岁月的建筑,佛教瑰宝。

当年,若是它没有经过火难的焚烧,那今留给世人的,又该是一座多么宏伟的让人肃然起敬,虔心恭敬的千年佛家祖地,辉煌古刹。

国难当头佛亦有道

在满目疮痍的战争下,少林寺主持妙兴法师,在同国家安危与我佛慈悲救世渡难中,选择运用少林的拳法武术,集结自卫队,来保护寺院以及附近乡邻。

妙兴法师是第一个打破少林秘籍不外传的规矩,教授俗家弟子拳法,他眼见豁然,深知当时船坚炮利才是抵御的新力量,于是请人教授枪炮火器的使用方法,那时候少林寺的护卫团高峰时期可达两万多人。

妙兴法师是佛家之人,组建护卫团庇护了一方乡邻,可此时还有为数千万的百姓,处于战争之水深火热中,慈悲心肠的妙兴便率部参军投靠吴佩孚的革命军,当时吴佩孚手下大将樊钟秀于少林有恩,且是妙兴的俗家师兄,二人关系甚好。

天不遂人愿,英雄奈缘浅,还未拯救普罗大众于水火,年仅三十七岁的妙兴法师壮烈牺牲,僧众将其遗骸葬于其师墓侧。正值国家危难之际,能够跳出方外,以佛法渡世,以武力救国,虽死犹生,堪称一代现世活佛——妙兴。

是恶人,也是罪人

妙兴法师的同门师兄,俗家弟子樊钟秀,时任吴佩孚手下大将,趁冯玉祥后方空虚匮乏之际,攻占敌方阵地,但不久又被冯玉祥手下石友三打得溃败转战登封,以少林寺为临时阵地,因为樊钟秀曾助少林寺修葺寺院并且解囊相助,且为少林俗家弟子。

当众少林弟子皆助樊钟秀抵抗石友三的追击,但是敌众我寡,人我刀俎我为鱼肉,石友三率部一举击溃少林寺数百僧众,全部屠杀殆尽,可恶这位恶魔并没有丝毫的罪业杀业缠身的醒悟,他愤恨少林狙击于他,遂下令将少林寺所有看到见的看不见的一切全部焚毁,要少林寺消失于世间。

一把火,断了岁月,葬了传承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追今抚昔,历朝历代的兴衰成败,硝烟战乱,都是不负责任的胡作非为,犹如强盗,土匪,漠视文化传承和历史见证,无视百姓生死,草菅人命。

民国革命军与北洋军阀的混乱内战中,传承千多年的佛祖卧榻之地,佛门传承的源流之地——少林寺,被一群野蛮军阀,一火焚之。

大雄宝殿,钟、鼓楼,六祖堂内的大量佛门卷藏以及千多件珍贵文物、拳谱、寺志还有这气势辉煌,佛息盎然的多址经典佛门建筑等都在石友三的狭隘私愤中付之一炬。

得幸于旁人,焚毁古刹尚有影留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冬,寒雪消融,少林寺方丈率武僧团出访日本做国际交流,途经日本京都达摩寺发现了一套完整珍贵的焚毁前少林寺时年留影四十余张。

重温少林寺千年积累的风光,唐玄宗钦赐的碑文,清康熙乾隆御笔题写的匾额,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珍藏万千宗卷的法堂(藏经阁),更有遥相呼应的天王殿东角钟楼,西角鼓楼,莹莹绕绕,在照片中,看到了属于真正的千年古刹——少林。

历史的烽烟已然消尽,曾经的古刹,也随火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新中国时期,国家又重建少林寺,根据这套珍贵的历史照片重建少林寺各个大殿原景,可百年前未被焚烧的少林才是真少林。

如今也只能借此微薄手段,让人睹物思情,那段辉煌规模宏大的佛罗古刹,停留在每个人的心中,亦无消散。

“且管佛前香一柱,任由他议短和长”。佛本无物,虽然传承悠久的少林寺已不再留形,但是佛却在心中,少林寺依旧是我们在俗世喧嚣中,心中求静的一所归处。

待如今,少林也慢慢恢复生气,于新时代中,于老址上新生的少林寺,人往来虔诚,手足拥攘,浴火重生,佛陀转世。且又管其新与旧,皆是心中之所向,信仰之归宿。

往日辉煌,皆为方外物,有影留存,供世人观仰引怀。

“欣于所遇何空色,乐在其间足古今。”来于少室山下,虔心礼佛,于佛前行礼,素手埋香一柱,以静心中烦杂,安稳魂灵。与禅室中诵经,一心又何有挂碍。听那远山悠扬鼓楼之钟鸣,看那塔林景深之无忧静谧。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