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决定健康
徐景安
2018年10月24日
一、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总结出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
另据调查表明,人类疾病50%至80%与不良心态、恶劣情绪有关。
《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医病先医“心”。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贪婪、做坏事等,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
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产生的压力激素,足以让小鼠致死。因此“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如果人是快乐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
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产生快感,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我遇到一位台湾108岁国民党将军,他身体很好,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有一次在台湾与朋友吃饭,服务员倒茶时不小心倒了他一身,他非常不高兴,但他控制了情绪,反过来对服务员说,这事不要让老板知道,否则会被炒掉的。
这个小女孩没有想到,这位老爷爷不仅不骂我,还替我着想,非常感动,流着眼泪,向他躹躬道歉。他说,遇到这事,我是很不高兴的。但转而一想,反正茶倒身上的事实已没法改变,做服务生都家境贫寒,弄不好就会丢饭碗。我要是动怒、骂她,她一定会回嘴,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会更生气,结果是伤身折寿。
现在,这个小女孩很感激我,她会记住一辈子,对她有好处。我呢,做了一件好事,心里很高兴,折寿变成了益寿。这位将军在遇到不高兴的事,非常理性,控制情绪,在事实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向好的方向发展,感动教育了对方,又使自己身心受益。他之所以做到常人做不到的,是他戎马一生养成的冷静、理性的处事风格,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之心,也就使他比常人更心情愉悦、延年益寿。
二、
人怎么保持良好情绪呢?就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融入社会。一个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与老伴、孩子、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领导、顾客关系处不好,老生气,心理就不会健康,心理不健康就身体不健康。
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与老人关系,朝夕相处,最影响人的情绪,但最不好处的恰恰是家庭关系。
情绪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第一信号。人高兴不高兴,一看就知道。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就要从关注家人的情绪入手,夫妻要关注对方的情绪,父母要关注子女的情绪,小辈要关注长辈的情绪。
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最容易忽略家人的情绪,你不高兴,我更不高兴;你不给我好脸色,我脸色更不好。什么叫亲情?你的情绪受到特别的关注,就会产生特别的感情。如果家人的情绪长期受不到关注、关切、关爱,感情危机就到来了,一定会夫妻吵架、亲子不和、与老人关系很僵。
我有一对很好的夫妇朋友,他们最近一直闹别扭,冷战了一个星期不说话。女的对我说,过去我要他往东,他就是站着不动,现在倒好,我要他往东,他一定向西,整个拧着。怎么会这样呢?
他们本应该是一个幸福家庭,具备了所有的幸福元素,有车有房,生有二子,女孩聪明活泼,男孩憨厚可爱,丈夫清华毕业,合伙开了一个公司。可是,女的一直埋怨男的不会赚钱,一说起来,就是人家开公司怎么赚钱,车也换了,房也换了,我们还是开的七八年前的车、住的七八年前的房。数落男的没有进取心,总是与那些有钱人比。男的比较内向,过去随她说,现在逆反了。你不是不满意我嘛,我就是让你不满意,你要这样,我非要那样。
我对女的说,你是否下决心离开他,如果是这样,你尽管这样说,说到离婚为止。如果你没有这个打算,就得改变现在这种做法,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与那些发大财的比,你老公赚钱不多,可是在经济危机中还能挺住,不少都倒闭了。难道这不值得欣慰吗?
你老公赚钱不多,但为人厚道,忠于家庭,是当今男人中不可得的宝贵品德。你老公赚钱不多,但能与你期夕相处,享受天伦,是很多有钱老公的女人求之不得的。要看到自己老公的优点,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再说,你老是这么埋怨、数落老公,会带来你所希望的钱财吗?相反,只会伤害感情,使老公不快乐,到头来自己也不高兴。有钱当然好,但不可以强求,钱财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但不是家庭幸福的全部、更不是唯一。双方的尊重与鼓励是维系家庭、实现和谐、获得幸福的保障。我的一席话,使她有所感悟,对老公态度有了很大改变。
对待孩子,我们往往只看分数,不顾孩子的感受。
一个母亲带着孩子来找中心咨询师,说:“老师,你看我孩子心理是不是出了问题?”
咨询师:“他怎么啦?”
家长:“他就是这么拧。你要他吃饭,他玩电脑;要他做作业,他看电视;要他睡觉,他就玩手机。在学校也是这样,老师上课他在下面讲话,老师提问他就装哑巴。”
咨询师把孩子拉到一边,孩子对咨询师说:“老师,您救救我!”
咨询师让他慢慢说。
他说:“妈妈从来不表扬我。我数学考了100,她就说,你语文呢、英语呢?”
“我在做功课吧,我妈就说,你怎么搞的,臭袜子到处扔,你不能放洗衣机里,说你多少遍了”。
“我看电视,爱看足球妈非不让我看,说这容易上瘾,影响学习!”
“我妈就是学习、学习,功课、功课,考试、考试!”
“我知道妈妈是关心我,但像探照灯一样照着你,感觉会怎么样?”
所以,干脆不听了,都反着来,这样妈、爸都关心我了。
当咨询师告诉家长孩子的感受,尤其是“妈妈是探照灯!”妈妈流泪了,感到了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
家长完全不顾忌孩子不满的情绪,导致孩子逆反,如果孩子忍着就会得抑郁症。
对待老人,我们过去一直提“老有所养”,也就是照料老人的生活,满足老人基本的生活需要,有饭吃、有房住、有电视看。我提出了幸福养老。
为什么提幸福养老呢?人一辈子都在追求幸福,认为人老了,只要吃饱穿暖,活着就可,这是认知的误区。老年人一样要幸福,不仅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
影响老人幸福感的是情感孤独。离开工作岗位,原先的人际关系慢慢失去,朋友故交大都不再来往,儿女子孙忙于工作,老伴只是生活上互相照料,没有一个人说话交流。虽有吃穿,生命存在,但已没有了精神、情感,直白地说,就是等待那天的到来。这能幸福吗?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说: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供养父母。然而狗、马,也都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孝敬之情,那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雷锋纪念日,一批批志愿者到养老院给老人洗脚,老人反映多来几个能聊天的,老人缺的是情感交流。
作为子女,回家抽时间与老人聊聊天,讲给他最喜欢听的新闻,听他讲对什么事的评价。
鼓励老人做有兴趣的事,参加聚会、出去旅游、上老年大学,在新的人际关系中找到情感寄托。有专长的、有条件的,可做个老年志愿者。老年人最需要找到存在感,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不是被社会遗忘、等待照料、最后归去的人。
三、
人的生理需要新陈代谢,吸收营养,排怈废物。人的情绪也需要新陈代谢,保留积极的情绪,排怈消极的情绪。人生不如意七八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现实不符人的期望,就会反应在情绪上。
一个人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有了困惑一定要向别人倾诉,这未必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倾诉可缓解自己的压力和痛苦。
一位男士前来面询,一开始只是说工作压力大,睡不好觉,后来建立信任关系后才说了,他真正的烦恼是与妻子的关系,他是二婚,妻子是初婚,但妻子对他控制欲很强,掌控他的收入,要求按时回家,过年不让他父母过来。他非常郁闷,对这段婚姻很珍惜,但受不了妻子这么霸道和任性。
他心中的苦能给谁讲。咨询师成了他倾诉对象。他已是40多岁的中年人,怎么对待妻子,让他先提方案,然后讨论,比如过年不让他父母来,可以去老家看望。后来妻子怀孕了,生了个女孩,他忙里忙外,更细心照顾妻女。家庭关系有所改善。
整个案例咨询师主要起了陪伴者、倾听者的作用,对社区居民来说,这种家里的矛盾而产生的困惑,有一个倾诉、宣泄的渠道,就能起到减轻压力的作用,而理性地对待。
每个人都有情绪、脾气,这背后都有自我定位控制着。比如我性子比较急,开车遇到前面开得慢的就想超过去,有急事还有理由,没有急事也如此。懂得了情感自我护理的道理,就是要觉察自己的情绪,并要找到控制自己情绪的自我定位。我对自己说,没有急事等着我,干吗就要超车呢?尤其是回家,早一点晚一点又怎么啦?所以,超车大大减少了。不过遇到开得太慢的车,我还是控制不住会超过去。
大多数人由着性子,知道自己的脾气,但不会反省脾气背后的自我。
一天上午11时,一名男子打电话给中心,称自己服了60粒安眠药准备离开这个世界。在人生最后时刻,感觉非常孤独,想找个人聊聊。他被女友抛弃,已经决心离开这个世界。
他是个非常容易冲动的人,他在老家的时候,因为动手打了父亲的生意伙伴,被判了几年有期徒刑,妻子为此离开他。当时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在监狱中自学读完了文学课程。后来他来到深圳,找到了一个性格温柔的女友。他与女友同居了几年,今年年初,因为与女友争执,他又在冲动之下动手打了女友,女友离他而去。
他十分后悔自己的鲁莽,伤害了心爱的人。他感到了孤独与绝望,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在深圳一直打散工,没有好工作。他觉得这一辈子很失败,没有勇气再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于是服了60粒安眠药后准备离开这个世界。
与他交谈确认是实情后,打探了他的住址,即与警方联系,送他去医院救治。他被抢救恢复后,我约了他面谈。他告诉我,他之所以选择自杀,是因为觉得他这一辈子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对不起女友,这样的人活着没有意思。
我说,你能自责自己,是一种觉悟。既然知道欠人家那么多“债”,怎么能走?你今天落到这个地步,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不会做人处事,一遇什么事情就冲动,不计后果,最后伤了别人、害了自己。
他听了这段劝解沉默了。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找回他的女朋友。他的女友很好,他觉得自己对不起人家。
我劝他,先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在工作中学习与人相处,更重要的是体悟一下自己存在的价值。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就是对他人、对社会有用。让别人因自己而快乐、因自己而愉悦。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关键是要有这个念想、这个目标、这个定位。
他流下了眼泪。他表示,自己不会再寻死,一定会活下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离开时,他找到了扫帚,把抽烟留下的烟灰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决心从这一刻开始,凡事想后果,做一个大家都欢迎的人。
这个案例说明,找到控制自己情绪的那个自我,是情感护理的关键,也是判断一个人理性感悟能力的标志,才能不做情绪的俘虏,主宰自己的命运。
对待他人情感护理:
一是关注。家庭本来是情感的港湾,配偶之间不要重物质,轻情感;亲子之间不要重分数,轻情感;对待老人不要重照料,轻情感。
二是共情。一个人闹情绪,一定有某种理由和根据,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表示肯定与理解,不要一上来就批评、指责。情绪一对立,讲什么道理,对方都听不进,相反激化矛盾。
三是沟通。有效沟通的前提,是肯定对方的合理存社。认为对方全是错的,甚至蔑视对方,沟通必然无效,而演变为吵架、甚至冲突。人际关系中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沟通尤其需要注意。
四是鼓励。看不到对方的优点,专挑缺点,做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就批评,这是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多表扬、多肯定,是沟通最有效的手段。
五是引导。在做到了关注、共情、沟通、鼓励的前提下,加以引导,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四、
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自2009年4月28日开通情感热线88851085(帮帮帮我一定帮我)。以来,接听了38000多个电话,面询1600多人次。成功处理高危事件 32起,其中企图自杀案16起,报复家人案9起,报复社会案7起。开展了情感护理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信访。
责编:张强